警消卫人员联合演习 强化社区精神病人紧急处置能力!
【大成报记者于郁金/连凯斐/台南报导】近年来国内各县市陆续发生几起随机伤人社会事件,以及这几个月来常被社会大众议论的应是铁路警察被杀致死案的司法判决结果,引起社会哗然,让许多人难以接受,且因嫌犯经精神鉴定罹患精神疾病,而让社会大众再次好奇什么是精神疾病?如何协助他们?而加上媒体大肆报导的渲染力量,使得精神病人被贴上攻击、暴力、伤人、不定时炸弹之负面标签,更让精神病人及其家属于社区生活中遭受污名与备感沉重压力。
世界卫生组织心理卫生白皮书中指出,对罹患精神疾病者而言,最理想的治疗场所为病人最熟悉且最少束缚的环境;为鼓励社区照护模式发展,故将精神卫生体系由过去高度医疗化、集中化的照护方式,转为更著重在地化、社区化的照护服务,支持病人回归社区正常生活的治疗目标。
依据卫生福利部精神照护信息管理系统统计,本市108年精神疾病追踪关怀个案数10,140人,其中符合精神卫生法第32条,即罹患精神疾病者,出现疑似自伤伤人或伤害之虞,由警、消、卫生单位紧急护送就医的件数为939件,分析原因主要为未守则就医服药致病情不稳、家庭支持系统薄弱及社区适应不良。
根据显示,精神病人持续守则治疗及有完整的支持关怀系统,是很重要的保护因子,进而能让病情维持稳定的主要因素;然而,当精神病人缺乏病识感拒绝就医治疗,相对地,就很容易导致病情复发,因此,如何实时与积极协助个案就医,共同维护病人及社区安全,更是考验著警察、消防及卫生单位的危机应变能力。
有鉴于此,本市卫生局、消防局、警察局特于109年8月7日上午在台南市政府消防局办理“109年台南市社区精神病人护送就医演练研习会”,共130人参与。在消防局李明峰局长、卫生局汪群超主任秘书、警察局黄光荣警政监带领下,进行跨局处紧密合作的宣誓仪式,齐呼“警、消、卫齐力合作,共创社会安全网”。
本次研习邀请卫生福利部嘉南疗养院李俊宏主任及嘉疗医疗团队讲授常见精神疾病及症状评估,并以实务案例,透过角色分工及分组演练的方式进行,演练过程警、消、卫人员分享平时工作的酸甜苦辣,不仅更加理解彼此工作的困境,且更能发挥同理心,有助于团队沟通及运作,且经过演练后,多数人员表示不仅能提升于现场的危机辨识敏感度,更能增强与病人的会谈沟通话术、判断送医标准…等紧急处置能力,深感收获良好;期望未来处理每一案件时,能降低处理社区滋扰事件过程之危害程度,过程中第一线人员都能安全平安处理,且能确实地将有医疗需求的精神病人安全地送到医院接受治疗,让病人得到妥善的医疗照护。
精神疾病是一种慢性病,借由生活作息调整,透过家人的支持及适当的药物治疗,定时返诊追踪治疗就能稳定病情,恢复正常生活;随著精神医疗的进步,多数在急性期出现的混乱、干扰与失序等精神症状,都能有效地获得缓解与改善。
倘若亲友有精神及情绪方面的困扰,鼓励陪伴至有精神科的医疗院所寻求专业咨询及协助;对精神疾病有正确的认识,才能接受长期治疗的重要性;反复发病大多是因为没有稳定服药及返诊,这时候应劝导病人提早返诊调药或是住院治疗;若出现较为激烈的举动,甚至出现自伤、伤人行为或有伤害危机,应拨打110或119,由警、消人员尽速至现场评估或协助送医,必要时卫生单位会派员至现场共同处理,让需要治疗的民众尽快就医,接受妥善的照护;黄伟哲市长重视市民的身心健康,目标是创建台南市为“希望家园”,齐力建构社会安全网,人人有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