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防疫的日子 来自千里之外德国交换生
【大成报记者于郁金/台南报导】新冠疫情扰乱许多学生海外学习的原定计划,成大与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TU Darmstadt)情谊深厚,今年2月接收该校5名交换生,使其学习不中断;外国交换生在台湾这片防疫净土,遇到不少美丽惊喜,也见证全民配合防疫的成绩;在机械系交换的Marc Henneberger,因购买口罩,深刻感受到台湾的人情味与善良。Jens Grunwald,目前在成大资工系交换的他强调,以后一定推荐朋友到成大就读或交换。
达姆工大在2月疫情爆发时,即向成大传达希望将5名赴外的交换生转送到安全的成大就读,双方从协调到订机票等各种手续完备,前后只花费短短两星期,危急时刻,凸显2校长远情谊与信任。
从达姆工大来成大机械系交换的Marc Henneberger,回想第1次在台湾领口罩的情形,当时他到药局,因为不知道需持相关证件才能购买,失落的正准备离开时,身旁热心的民众请他等一等,大家开始合力替Henneberger想办法,有人上网搜寻外国人领口罩的步骤,有人替他查询居留证号码,有人询问他是否有散钱可以购买,在众人热心的帮助下,Henneberger最终顺利买到口罩。
谈起这段故事,Henneberger赞叹台湾人的热心,愿意牺牲宝贵的时间帮助萍水相逢的陌生人,让他感受到这片土地实实在在的人情味,备感温暖。
交换生Caleb Mehari对台湾民众强烈防疫警觉心格外有感,前一阵子去台北信义区象山游玩,旅途中请一旁民众协助拍照,对方起先一口答应,但在接过Mehari手机后,突然想起要保持“社交距离”,大退一步外,也进一步询问Mehari是哪一国人、何时来台、是否需要居家检疫等。
Mehari说,当时费心解释自己是在管制出入境以前就来台湾,身体并无不适等对方的提问,最后虽然拍到照片,但当时内心有点受伤;不过,事后回想那位民众并无恶意,只是多了一点小心与谨慎。
Jens Grunwald,现在成大资工系交换,他很感谢成大愿意接纳临时改变交换学校的他,更赞许台湾有许多值得探索的美景,与台湾人的友善。他强调,以后一定推荐朋友到成大就读或交换。
成大机械系交换生Elvira Khamenok对于台湾远见的防疫态度持正向看法,第一时间采取“激烈”防疫措施,大部分人觉得小题大作,但时间证明,台湾的判断是正确的,在众多国家停班停课之际,台湾社会几乎不受影响的正常运行,令她相当佩服。
台湾与德国相距9,000多公里,人文文化的体验,交换生也明显体会到双方教育学制上也有很大的不同。Marc Henneberger说,德国大学大多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强调对自己负责,台湾则习惯以出席频率、作业成绩等实际制度来约束学生,因应不同的社会民风,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各有优缺。
在成大建筑系交换的Caleb Mehari则指出,德国大学的建筑系几乎都是四年完成学业,台湾的建筑系设计组则大多是5年毕业制,因为学制上的不同,大学三年级的Mehari来台念书后,理所当然被分配到大三的班级,但是当遇到设计课程,则瞬间跳级,与大四“学长姐们”同班上课,也算是另类体验。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看事情的视野与观点也有所不同,交换生是这片土地的访客,以前所未有的视角认识台湾;在疫情之下,他们看见台湾始终如一的人情味与热情,不分国界的持续温暖著所有人们。
